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国 监测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6月5日,广西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数据显示,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上海国际水展了解到,广西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成效尤为突出,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高达99.1%,创历史新高。
在大气环境方面,2024年全区PM2.5浓度降至25微克/立方米,较2023年下降3.8%;优良天数比例达97.1%,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上海国际水展获悉,广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9%,超出国家考核目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今年1-5月监测数据显示,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1%,PM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1-4月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98.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进一步提升至96%。
为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西全面推进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包括18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39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在内的完善监测网络。生态监测方面,已设立744个生态质量监测点位,建成7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覆盖漓江、环江喀斯特等重点生态区域。
广西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申报建设大瑶山站等4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完成全区监测网络建设目标。"十五五"期间,将重点构建温室气体高精度观测网络,为减污降碳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