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logo logo logo

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水展|厦门:水产种业充实“蓝色粮仓”

水展|厦门:水产种业充实“蓝色粮仓”

"入驻基地后,我们成功突破了鳗鲡季节性繁殖的限制,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6月6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陈天圣教授向记者介绍。在厦门水产种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的支持下,科研团队建立了温控系统,模拟鳗鲡自然生长环境,使全季节繁育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水展了解到该项目具有先进的温控设备和实验场地。

目前,厦门正培育多个特色水产品种,包括东风螺、绿盘鲍和暖水海胆等。近年来,厦门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打造专业化孵化基地,着力突破水产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水展了解了其最新育种成果,促进产研融合。

作为高端水产品,鳗鲡因其独特的生长习性,人工育苗一直被视为世界性难题。陈天圣教授指出:"我国鳗鲡养殖产量占全球八成以上,但种苗长期依赖野生捕捞,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水展|厦门:水产种业充实“蓝色粮仓”-水处理展|水展-荷瑞水展

2023年,鳗鲡育种项目被纳入国家首批水产育种攻关计划。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依托现有科研设施,打造了专业化孵化基地,吸引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入驻,开展多品种联合攻关。

在贝类育苗实验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团队正对织锦巴非蛤进行生长监测。葛辉研究员表示,基地优质的硬件设施特别是外海水源系统,为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团队已成功培育出"金蛎1号""福蛎1号"等新品种,其中"福蛎1号"因生长快、品质优,深受养殖户青睐。

目前,基地已产出多项重要成果:厦门大学团队研发的"福海1号"鲍鱼新品种具有耐高温特性;鲍鱼和东风螺新品种的年经济效益分别达百亿元和数十亿元。这些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陈建春主任介绍,基地通过统一规划海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构建了完整的产学研创新链条,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来源:中国科技网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市场合作

    13916947778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Shae Chen:+86 178 0585 4410

    Shae Chen:Shae@wietecchina.cn

主办机构
  • 主办1
  • 主办2
  • 主办3
  • 主办4
  • 主办5
  • 主办7
  • 主办8
协办机构
  • 协办1
战略合作伙伴
  • 战略合作伙伴1
  • 战略合作伙伴2
  • 战略合作伙伴3
  • 战略合作伙伴4
  • 战略合作伙伴5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