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logo logo logo

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水展|黄龙溪断面59个月水质全优的治理密码

水展|黄龙溪断面59个月水质全优的治理密码

在成都双流区黄龙溪镇,锦江出境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正书写着一个生态治理的典范——截至2025年4月,黄龙溪断面已连续59个月保持Ⅲ类及以上水质,较2016年的劣Ⅴ类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条承载着成都46%人口用水需求的"母亲河",如何突破工业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的多重困境,成为长江上游水生态修复的标杆案例?  

水展|黄龙溪断面59个月水质全优的治理密码-水处理展|水展-荷瑞水展

一、污染溯源:从流域特征到治理靶点的精准识别  

水展了解到,锦江全长150公里的流域范围内,黄龙溪断面作为国家考核断面,其水质变化直接反映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历史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前该断面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最高达8.7mg/L)、总磷(1.2mg/L),超标倍数分别达4.3倍和2倍,污染来源呈现"三源叠加"特征:  

·工业 legacy 污染:沿岸遗留的纺织、食品加工企业预处理设施不完善,CODcr排放浓度长期高于行业标准30%;  

·生活面源负荷:流域内47个城中村雨污合流管网覆盖率不足60%,每日约2.3万吨生活污水直排;  

·农业面源污染:上游3万亩农田化肥施用强度达320kg/ha,雨季地表径流导致总磷浓度骤升。  

这种复合型污染特征,使得传统"末端治理"模式难以奏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构建流域污染物通量模型,测算出工业点源、生活面源、农业面源对断面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38%、42%和20%,为治理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二、系统治理:从工程措施到管理创新的协同推进  

(一)截污控源的工程革命  

水展了解到,成都实施"水陆空"立体截污体系:  

·地下管网矩阵:投资76亿元敷设截污管涵23.1公里,采用CCTV检测技术修复病害管网1400余公里,在黄龙溪镇区建成"五纵三横"污水收集系统,管网覆盖率提升至98%;  

·污水处理产能跃升:新建19座污水处理厂,应用MBR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使日处理能力从85万吨提升至258.5万吨,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  

·智慧监测网络:在断面上下游500米布设多参数水质传感器(pH、DO、氨氮、COD),数据实时接入成都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污染事件15分钟预警。  

(二)流域治理的制度创新  

首创"双河长制"管理模式:  

·三级河长体系:市级河长统筹流域规划,区级河长负责项目落地,镇级河长张圆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通过目视垃圾漂浮物、鼻嗅水体异味、问询居民污染线索、研判溯源污染路径,2024年累计解决排水口混接问题47处;  

·污染溯源奖励机制:设立"水质保护市民监督奖",对举报工业偷排、管网破损等线索的市民给予500-2000元奖励,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有效线索132条,查实率达78%;  

·跨区域联防联控:与眉山市建立锦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约定黄龙溪断面水质每提升一个类别,下游地区向成都支付生态补偿资金500万元/年。  

三、生态效益:从水质改善到产业升级的价值转化  

水展了解到,水质提升带来显著的生态经济效应:  

·水环境质量跃升:2024年黄龙溪断面年均氨氮浓度0.38mg/L、总磷0.08mg/L,较2016年分别下降95.6%和93.3%,透明度从30cm提升至120cm,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从1.2升至2.8;  

·文旅产业激活:优质水环境带动黄龙溪镇旅游业复苏,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320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210%,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300个。三届龙舟赛、两届冬泳比赛的成功举办,使锦江成为成都"水上运动名片";  

·产业绿色转型:流域内237家涉水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下降62%,催生水处理装备制造、生态修复等环保产业集群,2024年实现产值48亿元。  

四、长效机制:从攻坚治理到智慧管护的范式升级  

为巩固治理成效,成都构建"三化"长效机制:  

·监测预警智能化:部署无人机航测与水下机器人检测系统,对沿岸123个排口实现"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异常排放识别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运维管理专业化:引入北控水务等专业团队,采用"厂网河"一体化运维模式,管网漏损率从18%降至6.5%;  

·公众参与制度化:成立"锦江护水志愿者联盟",发展企业、社区、学校等各类志愿者队伍87支,2025年开展净滩行动、水质监测科普等活动126场。  

水展了解到,从"腐烂河"到"生态廊"的蜕变,黄龙溪断面的治理实践揭示了特大城市流域治理的关键路径——通过污染物清单化管理、治理措施精准化设计、长效机制制度化构建,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这种"问题识别-系统治理-价值转化"的治理范式,为长江经济带水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都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市场合作

    13916947778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Shae Chen:+86 178 0585 4410

    Shae Chen:Shae@wietecchina.cn

主办机构
  • 主办1
  • 主办2
  • 主办3
  • 主办4
  • 主办5
  • 主办6
  • 主办7
  • 主办8
协办机构
  • 协办1
  • 协办2
战略合作伙伴
  • 战略合作伙伴1
  • 战略合作伙伴2
  • 战略合作伙伴3
  • 战略合作伙伴4
  • 战略合作伙伴5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