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展关注到,南化公司在其动力部综合污水处理装置中成功实施的"AI+曝气"智能化改造项目引发行业关注。该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近两个月,各项关键指标持续优化,标志着石化行业在水务管理领域实现了从传统人工操作向智能化管控的重要突破。
技术创新:AI算法实现曝气过程精准控制
据了解,该项目作为中国石化系统内的首创实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曝气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部署在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智能传感网络,实时采集两级好氧池内四台高精度溶解氧仪表的监测数据,并结合进水流量、水质浓度、温度等多维度参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动态计算最优曝气量。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调控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人工经验调节的传统做法。
"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自适应能力,"南化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AI算法能够根据水质波动自动调整曝气策略,确保生化反应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运行数据显示,项目实施后污泥沉降比稳定控制在30%-40%的理想区间,出水COD浓度持续达标,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综合效益:安全、节能、降本三重提升
该智能系统带来的效益体现在多个维度。在安全生产方面,通过实现阀门的远程自动控制,彻底消除了操作人员在污水池周边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在运行管理层面,智能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曝气系统中常见的气量分配不均问题,大幅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节能降耗成效。据统计,系统投运以来,空气悬浮风机的总风量较改造前下降约17%,电力消耗显著降低。同时,由于溶解氧浓度实现精准控制,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预计每年还可节约药剂使用成本15万元。此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使岗位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有效缓解,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未来展望:打造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板
南化公司正在将该项目作为水务系统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进行深度开发。公司计划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标准化技术方案,形成可在石化行业广泛推广的智能水务管理模式。
"我们将持续优化算法模型,结合最新环保政策要求,拓展智能控制在全流程的应用范围,"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的重点是将各个处理单元的数据打通,构建更加完善的智慧水务平台,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水展了解到,业内专家认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高耗水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环保设施的深度融合,水务管理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将为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来源:南京日报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