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logo logo logo

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水展|应对水短缺与污染:水处理技术的革新方向与实践价值

水展|应对水短缺与污染:水处理技术的革新方向与实践价值

水展注意到,全球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叠加,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水处理技术作为应对这一困局的关键手段,价值愈发突出。从技术本质看,水处理通过物理分离、化学转化、生物降解等多元手段,去除水体有害成分或调控有益成分,满足工业、生活、生态修复等不同用水需求。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背景下,大量未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导致自然水体生态退化,更威胁饮用水安全 —— 全球近 1/3 人口无法获得达标饮用水,而水处理技术正是破局核心:它能通过深度净化降低废水中 COD、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减少生态破坏;通过精细化处理提升饮用水品质,保障健康;还能通过再生水回用实现 “污水变资源”,缓解水资源矛盾,为可持续循环提供支撑。

不过,当前水处理技术应用仍面临诸多难题,既来自水质复杂性,也源于成本与效率瓶颈。一方面,工业废水成分日趋复杂,如电子废水的重金属、制药废水的难降解有机物等,需多技术联合才能达标,增加了工艺设计难度与协同要求;另一方面,传统技术普遍高能耗、高成本,如反渗透膜处理虽能深度脱盐,但成本与能耗高,中小企业难承担,而低能耗生物处理技术又存在周期长、适应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些痛点,科研正推动突破:水生态修复技术通过人工湿地、生物膜反应器等,利用自然净化能力低成本治污;高级氧化技术借助强氧化性物质快速降解难降解有机物,无二次污染,已在印染、农药废水处理中见效,为突破传统局限提供新路径。

水展|应对水短缺与污染:水处理技术的革新方向与实践价值-水处理展|水展-荷瑞水展

随着科技革命深入,水处理技术正朝更高效、智能、绿色方向演进,未来体系将呈现多技术融合、全流程智能管控特征。物联网与大数据融入,可实时采集水质、设备参数,通过模型优化工艺,提升效率并降低能耗与药剂消耗;纳米技术为材料革新提供方向,如纳米吸附材料高效除重金属,纳米膜材料提升分离效率、降低成本;生物技术突破也让处理更生态,如基因改造降解菌缩短周期,藻类技术净化废水同时回收能源,这些趋势共同指向构建兼顾效率、成本与生态效益的可持续体系。

某大型化工园区的废水处理实践,是技术协同应用的典型案例。该园区日产生近万吨含苯系物、重金属、高盐的工业废水,最初 “混凝沉淀 + 活性污泥法” 难达标且成本高。升级后:先经物理工艺除悬浮颗粒物,再用臭氧 - 紫外线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接着通过 “厌氧 + 好氧” 工艺降解污染物,最后纳滤脱盐并回用再生水。升级后废水 100% 达标,再生水回用率 30%,年减新鲜水近 100 万吨,成本降 15%,证明技术优化组合能解决复杂水质难题,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水展观察到,从应对水资源困局,到突破处理难题,再到探索未来方向,水处理技术始终在挑战中创新。它不仅是保障水质、修复生态的支撑,更是推动水循环、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力量。随着新技术落地普及,未来水处理体系将更智能低碳,为 “水 - 生态 - 经济” 协调发展提供保障,这需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协同,推动技术从 “解决问题” 向 “创造价值” 转变,让每滴水发挥最大循环价值。

来源:博客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 3323 6308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市场合作

    021-3323 6380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Vivian: +86 15986680591 Vivian@wietecchina.cn

    Stephen: +86 18221571501 Stephen@wietecchina.cn

主办机构
  • 主办1
  • 主办2
  • 主办3
  • 主办4
  • 主办5
  • 主办7
  • 主办8
协办机构
  • 协办1
战略合作伙伴
  • 战略合作伙伴1
  • 战略合作伙伴2
  • 战略合作伙伴3
  • 战略合作伙伴4
  • 战略合作伙伴5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