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水展关注到,曾经面临断流危机的桑干河如今焕发新生,碧波荡漾的河面与葱郁的河岸构成了一幅生态画卷。这条流经山西、河北两省的重要河流,作为永定河上游支流和官厅水库主要水源,在经历系统性治理后,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2025年6月成功入选河北省美丽河湖名单,为北方缺水型河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张家口市作为桑干河主要流经区域,立足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创新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策略。据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介绍,通过建立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补偿机制,累计投入17.6亿元实施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治理修复河道115公里。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改造,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7.23%,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监测数据显示,桑干河6个考核断面连续三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真正实现了"清洁的河"治理目标。

在解决河道断流难题方面,张家口市采取"蓄水—补水—节水"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桑干河年生态补水量达2.5亿立方米,彻底改变了以往枯水期断流180天的状况。阳原县率先建设的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通过6900亩湿地修复工程显著提升了水源涵养能力。涿鹿县实施的七一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为保障河道持续流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态修复成效直观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恢复上。上海国际水展了解到,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构建多样化栖息环境,已成为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沿河建设的多个生态公园不仅改善了沿岸景观,更带动了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侯日升表示,未来将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对61个入河排口实施数字化管理,并深化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桑干河的治理实践证明,通过系统规划与科学施策,北方缺水型河流完全可以实现水质提升、水量保障与生态恢复的协同发展。这一案例为类似流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张家口方案",也为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桑干河正以其崭新的面貌,持续为首都输送清洁水源,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环境网
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